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
2024年,有一句话在网络上被广为撒播:人生不是轨迹而是原野。12月20日晚,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施战军携手作家莫言、梁晓声再次来到董宇辉直播间,以“在文学的原野里”为主题,畅聊文学与酷爱、文学与日子。在约两个小时的直播活动中,累计700多万观众观看,最高在线人数27.8万人,2025年全年12期的《人民文学》杂志共售出2.9万套。
莫言(右2)、施战军(左2)在直播间
莫言:“真实鲜活的言语,始终是在老百姓口头上撒播”
在20日晚的直播中,莫言回想了他与《人民文学》的相遇。1985年,他在《人民文学》宣布中篇小说《爆破》,从此结下了一个写作者与一家文学刊物的缘分。1986年,《人民文学》头条宣布了莫言的另一部中篇《红高粱》,更是一下轰动整个文坛。莫言将这次宣布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机。“对一个1980年代的文学青年来讲,可以在《人民文学》头条宣布一部中篇小说,确实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工作,有一点 ‘一举成名天下知’的感觉。”莫言说,假如要写出接地气的、与年代密切相关的言语,就要跟读者多打交道,跟老百姓多打交道,尤其是要跟年青人多打交道。“由于写小说便是写言语。真实鲜活的、有生命力的、跟当下日子密切相关的言语,始终是在读者,在老百姓口头上撒播的言语。”
莫言(右2)、施战军(左2)在直播间
梁晓声是第2次来到董宇辉的直播间。梁晓声说到,当人们的日子进入后现代化,文学的境况自然发生了很大改变,由于文学所呈现的日子场景发生了巨大改变。梁晓声说,主编、作者和读者围坐在一同聊文学,“自身便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学现象。”在网络信息化、日子同质化的当下,人们的喜怒哀乐所差无几,“高加林就在身边,是每一个你我”。梁晓声说,在这个年代写作“比咱们当年的写作要有难度”。关于读者来说,能阅览一本喜爱的书,遇见一本文学刊物,被文字劝慰,被文学治好,是繁忙日子中一件走运的事。
施战军:在六合之间,在万物之中,由于文学与咱们相遇
不少人关于今年年头《人民文学》的“直播首秀”浮光掠影——2024年1月23日晚,《人民文学》为文学“寻求”——初次来到董宇辉直播间,在4个小时内取得上亿次点赞,达到近百万册订阅量。比起年头,《人民文学》这次年底的直播,还做到一个壮举,便是把读者请进了直播间——4位来自各地的《人民文学》读者代表张志方、张冬梅、刘凡、陶丽,作为《人民文学》好读者和“至亲”受邀来到直播间,表达自己的文学心声,共享各自与《人民文学》的情缘。
施战军说,“咱们叫《人民文学》,其实便是咱们的文学,在一同的文学。今日咱们心里感觉特别豁亮,又特别温暖,当然也有一点小严重,由于宇辉直播间还没有呈现过读者,也是一次壮举了。咱们信任这是一件有意思又有含义的工作,也请咱们多批判,多主张。”
为什么这次直播的主题是“在文学的原野里”?施战军说,由于有了读者对话,《人民文学》的格式、胸怀,或者说情怀也扩展了许多。“所以咱们这次访谈的标题是 ‘在文学的原野里’。在原野里,就等于在六合之间,在万物之中,在人群之中,在你我开阔的守望地带,咱们一同相遇了。”
据了解,《人民文学》杂志估计将在2025年与董宇辉一起举行4次读者专场,期望让更多酷爱文学的读者朋友们可以近距离感触文学的魅力。《人民文学》杂志将持续“寻亲”,建立起与广大读者之间的血肉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