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教育部官网密布发布了一批高等校园设置批阅、存案成果,累计达26所高校。其间,新设20所(作业本科院校9所),由独立学院转设4所,更名2所,暂定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规划超越29万人。此番密布设置大批高校的行为,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重视。
图源:教育部官网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新增的20所高校,并不都是新建的校园。其间,有9所是由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的院校。也便是说,增量首要体现在了本科院校数量的改变上。
据不完全统计,上一年全年,全国新增各类高校数量超越100所,其间本科高校挨近对折。本年(到现在),已新增24所本科(不含更名的2所)和7所专科高校,进展已超越上一年同期。
实践上,近年来,每年都会有大批新设的高校。跟着教育强国战略的继续深化推动及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改变,这些新增高校,出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特征。
数量格式改变
向中西部区域和人口大省歪斜
《教育强国建造规划大纲(2024—2035年)》中清晰指出: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区域、民族区域歪斜。
跟着一批批新大学的树立,全国高校数量散布正在发生改变。教育部揭露数据显现,河南、广东、山东、四川等人口大省,是2019年至2024年以来新增大学数量最多的几个省份。
本次发布信件所涉26所高校别离隶属于甘肃、广西、西藏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山西、内蒙、河南、山东、吉林、北京、江苏、福建等16个省(自治区)和新疆生产建造兵团,涵盖了东、中、西北、西南、东北各个区域,其间中西部区域省份占一半以上,也触及多个少数民族区域。
这反映出在新设高校时,国家对这些区域在教育资源布局上的歪斜和支撑。
战略导向
要点向理工农医类歪斜
新设高校的另一个明显特征,便是要点向理工农医类院校歪斜。这也是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开展需求的必定要求。
2024年7月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展开2024年度一般高等校园本科专业设置作业的告诉》,其间清晰提出,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,着力优化同新开展格式相习惯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。支撑高校布局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生命健康、动力、绿色低碳等要害范畴。
2024年9月,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关于施行工作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工作的定见》中说到:扩展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规划。
2025年全国教育作业会议上,教育部提出加速树立科技开展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。
在一系列方针支撑下,近年来,理工农医类高校如漫山遍野,成为新建高校的主体,尤其是高水平理工农医类院校。
如,本次同意树立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,教育部的批复《信件》中清晰其定位是新式研究型大学。要求其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开展需要,杰出理工和科技。此外,教育部于2024年5月同意树立的深圳理工大学(理工类)和恢复大学(医药类)均定位为高水平新式研究型大学。
图源:教育部官网
经整理,本次新设的26所大学,也以理工类及医科类高校为主。如,长沙科技学院、姑苏工学院、新疆工业学院、北京科技作业大学、新疆交通作业技术大学、湖北三峡航空学院、黄河水利作业技术大学、吉林铁道作业技术大学、郑州健康学院、晋中健康学院、豫北医学院、桂林医科大学、山西医药学院……
此外,本年以来,多地连续官宣要建造当地“理工类”大学,如正在筹建的金华理工学院、滨州理工大学、湖南理工大学等。
需求牵引
加速建造“属地特征”高校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《教育强国建造规划大纲(2024-2035年)》均清晰提出: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,各地各校在调整战略散布、习惯当地开展需求上继续发力,更好服务区域和谐开展战略和区域严重战略。
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开展实践,现在,不少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建造“属地特征”明显的新大学。
以深圳为例,2014年至2024年间,新建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、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、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8所新大学,其间对折为理工类高校。在专业设置上,这些高校也更偏重理工科,特别是可以对接深圳高新工业开展的要点学科,如计算机、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新动力等。
北京此次树立的北京科技作业大学,也正是首都安身新开展阶段、遵循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,旨在经过作业教育改革精准对接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开展需求,为京津冀协同开展、要点范畴立异和工业开展等严重战略供给人才支撑和立异动力。
该校榜首批6个作业本科专业将于本年发动招生作业,9月份迎来榜首批重生。面向未来,校园确立了“三步走”战略,2025 年完结“双高方案”榜首周期建造使命,2035 年成为我国作业教育标杆院校,2050 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。
高等院校的树立
与我国学龄人口改变
及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相一致
将为各地供给坚实人才保证
为城市开展注入连绵不断的生机
让我们一起等待!
转载请注明源自“首都教育
部分资料归纳:我国教育在线、北京亦庄
来历:首都教育